“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素质教育通识课教材。内容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其中人文学科占的选题比重最大,约占60%。全套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计划出版100 种,目前已经正式出版55 种。丛书选题范围广、层次多,选择空间大,是同类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者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中宣部、教育部等部委的领导对已经出版的“十五讲”系列有非常高的评价。
北京大学出版社历来以出版高质量的大学教科书闻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担这样一套多学科的大型书系的出版任务,也顺理成章。编写出版这套书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国各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本书系的编写、出版和推广,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通识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使这一类课程的学科搭配结构更合理,更正规,更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从而也更方便全国各大学设计和安排这一类课程。
这一书系的定位是“名家讲通识”,和一般的教材不同,这是讲座风格的一套书,是请名家来做高品味的学科普及讲座。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选择阅读,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课,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要让学生有兴趣,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人格素养。每一种选题都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作者的要求很高,邀请的大都是那些真正有学术建树,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又能将学问深入浅出地传达的重量级学者,是“大家”讲“通识”。
命名为《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意在精选名校名牌课程,实现大学教学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子能够通过这套书,亲炙名家名师课堂。 这套书的作者阵容强大,多数都是各个学科领域顶尖的学者。有的是采取多位学者合作形式,如《红楼梦十五讲》、《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等等,几乎就把所属学科领域最好的学者都请来“开课”了。另外,第一批选题的作者当中,有一部分就是由各大学推荐的,他们已经在所属学校成功地开设过相关的通识课程。令人感动的是,虽然受聘的作者大都是各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不少还是学科带头人,科研与教学工作本来就很忙,但多数作者还是非常乐于接受聘请,宁可先放下其他工作,也要挤时间保证这套书的完成。这套教材由不同的作者撰写,自然会有不同的治学风格,但又都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行文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
本书系适合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术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作为参考教材。本书系为什么一律命名为“十五讲”?主要是要求在较少的篇幅内讲清楚某一学科领域的通识,如果选为教材,十五讲又正好讲一个学期,符合一般通识课的课时要求。当然,这也有意形成一种系列出版物的鲜明特色,一种图书品牌。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能否成功,还要看各个采用单位的实践检验,要看广大师生和读者的接受程度。从目前已经出版的55 种来看,效果不错,全部当年重印,过半数年印三四次,最先面世的数种迄今为止已经重印十几次,总印数达七八万册。很多学校反映,书是有质量的,开课的老师自己也采用了这些教材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即使不采用我们这套教材,也在实际教学中采纳参考了这套教材的内容框架,或者由于这套书的某个课题引发某些学校老师开设类似的通识课。希望“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的出版,能够有效地促进全国各大学的素质教育和通识课的建设,从而联合更多学界同仁,一起来努力营造一项宏大的文化教育工程。
《北京大学十五讲经典套装》
作者简介: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观念研究,近年来又多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方面投入心力。出版有《南画十六观》《石涛研究》《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石涛诗文集》《八大山人研究》《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曲院风荷》等著作,受到学界和读者关注,先后获得“政府出版奖”“中华优秀出版物”“中国好书”等。
龚鹏程 祖籍江西,1956年生于台湾,博士、教授。曾任报社主笔、书局总编、政府公职人员等等,创办过三所大学、一些研究机构。兼通三教,博涉九流。著作六十余种,主编图书数百种。以宏传中华文化为职志,现在大陆讲学。《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至今印刷18次,销量7.5万册。
陈乐民(1930—2008),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欧洲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政治及中西历史文化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学会会长。1991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著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巨变与欧洲重建》《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20世纪的欧洲》《欧洲文明十五讲》《莱布尼茨读本》,主编(并担任主要撰稿)《战后英国外交史》《西方外交思想史》,并发表多部散文、杂文以及书画集,译有《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3—1985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访问,1989—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1993年赴美国佐治亚州卡特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1995年后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1998—2004年任美国纽约亚洲协会理事。2004年当选为美国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顾问。2007年当选为联合国基金会中国理事。主要著作有《国际关系史》《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等。
徐葆耕,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0年起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2011年去世。学术著述有《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释古与清华学派》等,学术随笔有《紫色清华》等,文艺创作有电影剧本《邻居》等五部以及小说《同窗》等。
杨立华,1971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七台河市,1998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专著有《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北京大学十五讲经典套装》电子书下载
文件访问密码:2218
本站为非经营类网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不制作和存储任何资源,资源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affileadmedia#gmail.com,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